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,也有人提出一种观点,认为慕课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,是一种文化侵略,我们应当保持高度警惕。
后来,在研读慕课相关文献的时候,发现这种看法不仅国人有,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人持有这样的看法。
2013年9月21日,在《世界大学新闻》(University World News)总第288期,Karen MacGregor发表了一篇文章,题目叫《文化帝国主义?慕课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中推波助澜》(Cultural Imperialism? MOOCs Make Waves in Higher Education Worldwide),作者在肯定慕课在教育公平上的贡献的同时,也提出由于目前的慕课更多的是西方文化主导的英语世界中的课程,这显然无形中会将非英语的、发展中国家排斥在外。
在一次企业慕课研讨会上,当受邀发表演讲的我讲到这一误解的时候,邀请方的老总说:“我们姑且不论慕课是不是帝国主义的阴谋,假设它就是,你也必须拿你的阳谋去应对它,只是大呼小叫地说,‘那是阴谋’,‘是文化侵略’,又有什么意义?”
在我看来,我们看待慕课,特别是要用最近特别流行的“互联网思维”来看待;看待在线教育,我们必须有一个全球眼光。网络无国界,在全球化视野中看待慕课,也许会更全面一些。
不仅如此,慕课究竟是加大了数字鸿沟,还是缩小了数字鸿沟?它到底是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?还是拉大了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之间的差距,这恐怕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去研判。
对于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,目前,我们可以做的,能做的,也应该做的,就是以终身学习的理念,通过学习来提升个体和集体的竞争力,在全球化格局中,加强对话、合作与协作,谋求共同的发展。